理财子公司渠道优势凸显
5月22日,银保监会宣布已批准工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建信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开业。分析人士认为,从第一批银行申请获批到首批理财子公司开业获批相隔不到半年,可谓火速,资管行业再添新成员。含着“金汤匙”出生的银行理财子公司,在业务范围、销售渠道、非标投资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资管行业添新丁
银保监会表示,其他批准设立的理财子公司也在抓紧推进正式开业的各项准备工作,另还有多家商业银行设立申请已获受理。
从首批理财子公司申请获批到有理财子公司正式开业,整个过程显得十分高效。2018年年底,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设立理财子公司的申请获银保监会批准;2019年1月,中国农业银行、交通银行设立理财子公司的申请获批;2019年2月,中国工商银行的申请获批;2019年4月,招商银行、光大银行的理财子公司也获得批复。
联讯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认为,未来银行理财子公司可能会在以下四个方面发力:一是类现金管理类产品,因为银行理财产品可以投非标,可以将杠杆放高,可以“T+0”,这方面和货币基金比有一定优势,加之这类产品收益率稳定,投资者容易接受;二是定开产品,主要配债和非标,此类产品针对高净值客户;三是可通过FOF做一些权益类产品;四是指数型产品,公募的指数型产品收费较高,理财子公司如果能够出一些低费率的指数型基金就会比较有竞争力。
独具先天优势
相对于非银行系金融机构,理财子公司背靠银行,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虽然在金融混业经营的框架下,大型银行通过设立子公司等方式涉足基金、保险、信托等诸多领域,这些子公司之间难免存在资源竞争。但一位银行系基金人士坦言,银行渠道资源肯定会向自己的理财子公司倾斜。
相对于公募基金,银行系理财子公司确实拥有先天的渠道优势。相对于银行理财产品,理财子公司投资范围更广,能够直接投资股票。
国信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剑认为,理财子公司在股票投资等互补领域,可与基金、券商等资管机构合作,从而提升产品的整体收益和吸引力。
“银行理财子公司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业务范围、销售渠道、非标投资方面。理财子公司作为目前唯一可以同时从事公募和私募的资管机构,牌照优势明显。子公司可以依托母行雄厚的客户资源和销售网点,投资客户来源和资产来源方面具有压倒性优势。在投资端,银行理财子公司虽然在股票等领域的主动管理能力并不占优,但是银行擅长从事非标债权、债权等资产,与基金公司、券商资管存在互补。”王剑表示。(罗晗 戴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