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电影节互联网+影视产业投资跨界峰会举行
二次元、VR电影、网红经济、直播等催生新投资机会
6月15日,第十九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互联网电影嘉年华“互联网+影视”产业投资跨界峰会在上海跨国采购会展中心举行。
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副局长王玮说:“VR、AR等新兴高科技的诞生,给文化影视产业提供了未来成长的想象空间。中国文化影视产业界也把握时代的趋势,以全新的角度去看待影像与视听,挖掘出行业发展更多的可能性。”
易观创始人、董事长兼CEO于揚总结说:“现在的网红、二次元、网生剧以及网络大电影的激烈竞争,本质上还是对IP的争夺。IP除了是某个形象外,还可以是一个人,一种内容,一种特殊的版权等,最后又投射到不同的所谓产品和服务上”。在本次论坛上,银润传媒、咪咕视讯等企业代表均表示互联网+影视产业领域有投资的兴趣和计划。
本次论坛还发布了《互联网+影视产业研究专题报告》。报告分为网生视频篇、二次元篇、VR电影篇、网红经济篇、直播篇五大部分,对当下火热的泛娱乐细分领域做了分析和预测。
对于当下炙手可热的VR电影,《互联网+影视产业研究专题报告》显示,中国沉浸式虚拟现实设备市场目前处于市场启动期,由于受限于VR硬件及拍摄逻辑,目前还没有诞生真正意义上的VR电影。
《互联网+影视产业研究专题报告》认为,自2015年初起,VR产业热,一直被资本、媒体大量关注,VR产业里面的企业数量也从2015年的200多家爆发成2016年的1600多家,泡沫已显。硬件是最先崛起的环节,也是未来重要的内容出入口,所以也成为最早资本争夺的关键点。目前国内有实力研发硬件的大厂基本都有资本进入,硬件之后,资本的投资热点向内容及平台转移。但是目前VR的大众市场交易规模增长缓慢,并没有达到资本预期的高速增长的程度。如果下半年VR仍没有在的C端市场做出突破,则将与资本期望值形成巨大的落差,有可能导致一轮资本寒冬。
对于处在移动互联网风口的直播,《互联网+影视产业研究专题报告》指出,国内手机直播应用以创业团队的鱼贯式涌入为开端,以映客、花椒为代表的全民直播概念也赢得了用户的认可。秀场及游戏直播都集中在PC端,手机直播的低门槛参与和操作便捷性让直播内容得到了扩充和延展。
报告认为,全民直播时期突破虚拟打赏的单一是支撑庞大市场体量的关键,随着成熟平台的直播入局以及直播平台的创新尝试,VR眼镜、无人机、行车记录仪等智能拍摄设备在4G网络的加持下也已接入直播功能,直播的社区娱乐属性与付费打赏通路得以延展。现阶段的直播平台尚处于用户流量争夺的焦灼时期,平台内容形态的创新及差异化竞争成破局关键。
同时在 “互联网+影视”项目路演环节,论坛还通过预选选出的8个优秀项目进行现场宣讲路演。这8个项目分别是《纳米核心》、VR乐园的开拓者举佳爽、大象纪录、威锐影业、《番茄哥哥》、《精灵王座》、橙子范-橙子娱乐MCN计划、心动偶像,涵盖当下最火热的二次元、VR影视、网红造星等热门板块。
本次活动由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主办,上海国际影视节中心、上海市普陀区文化局承办,上海市网络视听行业协会、数娱梦工厂协办。(证券时报记者 杨丽花)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