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产险泉州中心支公司:“针”情重阳 定制传暖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10月21日,在重阳节来临之际,平安产险的志愿者们走进德化县葛坑镇葛坑村,为村里的老人们送上了一份特别的“定制款”温暖。他们化身“暖心裁缝”,现场为老人们量体裁衣、缝缝补补,用一针一线的细致服务,让老人们感受到了不一样的节日关怀。
最“潮”服务:
活动当天,村里一家小卖部里格外热闹。平安产险德化支公司的志愿者们早早地搭好了简易的“工位”,备齐了剪刀、针线、布料等工具。他们化身“暖心裁缝”,把村里小卖部变成了充满人情味的“定制工坊”。他们把穿久了裤脚磨损的裤子、或因年纪大不合身的裤子和被柴火勾出线头的围裙变成老人手中专属的“潮流单品”。

最“暖”针脚:
“林阿姨,您这条裤子长了两寸,我帮您剪短些,这样走路就利索了。”“王奶奶,您这围裙的带子松了,我给您重新缝结实,再绣朵小花,更漂亮。”另外一位老人的袖口磨破了,志愿者不仅缝补牢固,还特意换上了更柔软的布料,志愿者们一边耐心地询问老人的需求,一边熟练地操作着。他们有的量尺寸、有的剪布料、有的飞针走线,忙得不亦乐乎。

最“甜”服务:
老人们围坐在一旁,看着志愿者们忙碌又真诚的笑脸,心里比吃了蜜还要甜。这份“甜”,无关物质,而是源于被尊重、被用心对待的温暖和感动。一位刚拿到改好裤子的老人高兴地说:“这裤子改得正合身,比新买的还舒服!谢谢你们想着我们。”

最“真”守护:
这些看似微小的需求,恰恰是老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好开口”的难题。他们习惯了节俭,不舍得扔旧物,自己眼神又不比从前,穿针引线颇为困难。平安志愿者们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需求,将敬老爱老之心,落实在了一次弯腰、一次穿针这样具体的行动上。

活动临近尾声,一位志愿者为一位白发苍苍的阿婆补好了围裙。阿婆爱不释手地抚摸着平整的针脚,眼里满是慈爱。她拉着志愿者的手,用带着浓浓乡音的话说:“囡囡,你们真好,就像我的孙儿孙女一样。”
年轻的志愿者小吴笑着回应:“阿婆,您就把我们当成自家的孩子。您为家庭、为社会辛苦了一辈子,现在该轮到我们来照顾您了。”阿婆布满皱纹的手与志愿者青春有力的手紧紧握在一起,一个眼里是欣慰与传承,一个眼里是尊敬与担当。这寻常的一刻,却仿佛是整个活动的缩影——老一代的坚韧与慈爱,新一代的责任与温暖,在这一刻交汇融合,共同编织出重阳佳节最动人的画面。
这份超越血缘的“祖孙情”,正是此次公益活动最珍贵的收获,也是企业践行社会责任、传递人文关怀的最美注脚。
此次活动,平安志愿者累计为15位老人提供了“定制化”缝补服务。通过精准解决衣物不合身的问题,他们将关爱从物品延伸到贴心适配的服务体验。志愿者们创新性地融合传统美德与“定制服务”形式,不仅切实解决了老人们生活中的小难题,更以年轻化、接地气的方式传递了温暖,让这个重阳节更有意义。(陈晓聪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