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金融 > 证券 > 股票 > 正文

海通证券:恢复股指期货常态化已迫在眉睫

2016-06-01 09:15 来源:证券时报 0

­  周二(5月31日)早盘沪深两市大幅反弹,但沪深300指数期货主力合约IF1606,在10点42分左右一度触及跌停,但随后该合约即快速回升,早盘收涨2.96%。这可能是该合约遭遇“乌龙指”所致。

­  沪深300指数合约在10:42左右瞬间跌幅达到10%,随后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又迅速收复失地。市场在前一分钟正常成交了48手,随后IF1606合约换手量超过1,500张,创出日成交量最高纪录,盘中看,IF1606合约瞬间的闪崩,带动了IC与IH合约成交量的同时放大,市场价格波动持续了几分钟才恢复到早间开始的水平。

­  海通证券认为,这场突发事件集中暴露了期指限仓后流动性十分脆弱的现象。由于期指单边的10手限仓,期指的市场深度临近枯竭,一旦遭遇机构的套保大单,流动性可能瞬间停滞,导致合约价格急剧变化,进而对股市产生不利的市场预期与影响,为此,恢复期指常态化已迫在眉睫。

­  当前国内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与第二大资本市场,但仍然缺乏定价权与话语权,45万亿市值的国内股市,由于缺乏必要的对冲工具,绝大部分处于风险敞口的“裸奔”状态,一旦有风吹草动,因市场的深度与广度所限,极易引发市场的闪崩现象。

­  尽管这次盘中期指的闪崩,对沪深300指数没有产生多少影响,但回头看,沪深300指数年内迄今已经下跌16%,而MSCI新兴市场指数同期上涨2.2%。由于去年7月开始的股指期货限仓,风险泄洪口阻塞,导致机构套保与套利操作严重受阻,期指价格的扭曲程度日益加深,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与风险对冲功能难以正常发挥,尤其是对近期A股即将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评估构成了一定的障碍,也阻碍了QFII更深层次地配置中国资产。

­  国内市场对冲功能的恢复已引起监管层的关注。日前召开的“2016第五届金融街论坛”上,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表示,期货市场在决定现货价格和未来预期价格上有着重要作用,在分散金融体系风险和管理企业风险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将大力发展。吴敬琏表示,在对冲风险上,期货市场就变得非常的重要,而国内期货市场似乎这方面进展不大,所以怎么能够支持各种金融创新,这还是一个非常重大的任务。

­  海通证券认为,临近615股市异常波动周年,而股指期货的限仓解除再次放在了监管层面前。按照哪来哪去的稳定市场预期原则,股指期货的常态化应该启动了。早启动比晚启动要好,熊市启动比牛市启动,更有利于市场的平稳过渡。采取10手恢复到100手,保证金40%降为30%,手续费万分之23降为万分至1.15或许是合适的解决办法。

­  目前看,国内股市沪综指周二放量收升3.34%,经过短期盘整,技术性反弹条件已具备,而A股纳入MSCI指数的概率上升,对市场形成潜在利好支持。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A股纳入MSCI指数预期升温 大盘放量涨逾2%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