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保协:上半年互联网人身险规模保费同比下滑15.61%

北京商报   2018-08-23 18:55

  8月23日,中保协正式发布的2018年上半年互联网人身保险市场经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互联网人身保险市场规模发展势头放缓,1-6月累计实现规模保费852.7亿元,同比下滑15.61%;从2017年保费增速出现首次负增长,2018年上半年互联网人身保险规模保费继续下滑。

  具体来看,银行系保险公司规模保费领跑,大型公司承保件数占优。根据中保协对2018年上半年互联网人身保险累计规模保费的统计,建信人寿以270.52亿元位列首位,此外,位列前十名的公司还有:国华人寿、工银安盛人寿、农银人寿、平安人寿、弘康人寿、光大永明人寿、国寿寿险、平安健康及人保健康,累计实现规模保费805.09亿元,占互联网人身保险总保费的94.4%,行业集中率较高。

  从承保件数看,2018年上半年承保件数排名前10位的公司分别为国寿股份、君龙人寿、平安养老、阳光人寿、合众人寿、新华保险、富德生命人寿、太保寿险、人保寿险、平安健康,累计实现承保件数8753.54万件,占互联网人身保险总承保件数的82.3%。

  在产品结构方面,截止至2018年6月,互联网人身保险各险种中,人寿保险实现规模保费收入475.9亿元,在互联网人身保险年度累计规模保费中的占比为55.8%,依旧为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的主力险种,但在互联网人身保险总保费中的占比大幅下降;年金保险保费收入为295.6亿元,占比为34.7%,成为第二大互联网人身保险险种;健康保险保费收入为54.1亿元,占比约为6.4%;意外伤害保险保费收入为27.1亿元,占比约为3.2%。

  对于互联网人身险规模保费下滑的原因,业内多认为这与今年上半年人身险整体规模保费下滑不无关系。根据银保监会近期披露的2018年上半年保费数据,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同比下降8.5%,其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同比下降12.15%。有业内人士指出,今年以来寿险市场的下滑,主要还是监管政策变化所致。近两年寿险产品大多是实际留存期五年以下的产品,伴随着监管政策的明晰化,这类产品已经逐步退出市场。此外,很多市场主体的期缴保费虽增加,但趸交保费减少下降的幅度更大,必然带来保费的下降。因此,互联网渠道中的人身险必然深受影响。

  随着消费者保障需求的不断提升和监管政策的不断收紧,保险公司纷纷奋力转型,互联网人身保险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中保协指出:“健康保障性产品将成为下个互联网保险“爆发窗口”。保险公司应当结合互联网的特点和自身的优势,从产品设计、渠道融合、服务升级以及保险科技等方面入手,拓展保障性产品的发展空间,抢占互联网保险的“主跑道”。(记者 许晨辉)

相关新闻
频道推荐
  • 睡眠最佳时间10点半到7点半 几点睡觉算熬夜
  • 男子辞职照顾2岁妈妈回应啃老质疑:没用妈
  • 周口市政协原副主席、市中医院原院长程维明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