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税延养老险产品 12家险企蓄势待发

中国证券报   2018-06-05 10:59

­  (原标题:布局税延养老险产品 12家险企蓄势待发)

­  近日,12家保险公司获准首批经营税延养老保险业务。获批的12家保险公司包括中国人寿、太平洋人寿、平安养老、新华人寿、太平养老、太平人寿、泰康养老、泰康人寿、阳光人寿、中信保诚(港股02378)、中意人寿、英大人寿。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多家险企蓄势待发,税延养老险产品销售进入倒计时。

­  产品细化倒计时

­  目前多家保险公司秉承“收益保证、长期锁定、终身领取、精算平衡”的原则,在设计、开发产品方面进行最后的细化。

­  根据《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开发指引》(简称“《指引》”)的规定,税延养老保险产品分为A款、B款和C款,其中A款为固定收益型,B款为保底收益型,C款为浮动收益型。客户可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  “阳光保险下一步将为每一个参保人设置专属的个人账户,让投保真正实现‘零距离’。”阳关保险相关人士表示,公司委托旗下的阳光资产管理为税延养老保险资金进行专业投资运作,并特别设计开发支持移动端、PC端的税延养老投保系统,可快捷投保,支持微信端购买。

­  泰康保险集团执行副总裁兼泰康养老董事长李艳华表示:“目前,参照七级个税累进税率,累计税率达到10%的消费群体就适合购买税延商业养老保险。而在产品设计上,泰康养老将遵照产品设计指引,产品将以稳健型为主、风险型为辅,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

­  泰康养老副总经理兼总精算师陈兵说,目前泰康针对税延养老保险产品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税延养老保险所具有的终身领取的这一特征,可以使保险业充分发挥在精算运营及年金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为客户提供安全的、有保证的终身年金管理服务,目前泰康也针对税延养老保险产品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

­  平安养老险则将人脸识别、智能客服、移动投保等创新技术引入税延养老保险服务中。“保障客户信息和资金的安全,操作流程方便快捷,提升消费者体验和获得感。待专属产品审批通过后,确保第一时间提供客户投保出单。”平安养老险相关人士说。

­  险企已在试点范围布局

­  上海市、福建省(含厦门市)和苏州工业园区是迄今监管批准的试点税延养老保险的三个点。

­  目前,新华保险已在上海市、福建省和苏州工业园区正式试点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平安养老险已深入试点地区企业,宣传政策,答疑解惑,从信息管理系统、产品开发、稳健经营、服务体验等方面布局,正在筹备落实。泰康养老重点向试点地区的企业员工推荐税延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同时也将面向个人进行销售,公司将做好各项准备,力争首批出单。

­  业内人士预计,税延养老保险首单下周可能会率先在上海落地。在三个试点地区来说,纳税人群肯定是上海最大,人口最多的地区,从概率来看应该是在那里产生首单的概率最大。根据具体的节奏来看,各家公司应该都做好了销售准备,只要产品的批复下来,一般在两天之内就会出首单。

­  业内专家预测,税延商业养老保险在全国推开后,有望撬动每年数千亿元的保费市场,市场规模、渠道及产品优势突出的险企,均在不同场合表达了希望能够经营税延商业养老保险的意愿。保险机构在投资团队、养老保险业务管理经验,以及分支机构和服务网络等方面的优势将在税延商业养老保险业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关新闻
频道推荐
  • 工信部:有序推进卫星通信业务开放 2030年
  • 我国已建成5G基站459.8万个 实现“县县通千
  • 国家统计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降幅连续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