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银行业务发展处于红利期
微众银行、网商银行、新网银行、北京中关村银行以及苏宁银行5大互联网银行2018年年报数据已经全部披露。记者梳理年报发现,微众银行总资产规模在这5家中无论是规模还是增速均为最多,其总资产规模达到2200.37亿元,同比增长169%。排名第二的是网商银行,其资产规模达958.64亿元,增速为22.63%。新网银行、苏宁银行的总资产规模增速均超过100%,分别为121.51%和116%。中关村银行总资产规模最小,仅为131.55%,同比增长44.59%。
而从净利润上来看,微众银行仍是5家银行中最赚钱的银行,其净利润为24.74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70.86%。其次为一直声称要做不赚钱的“傻子银行”的网商银行,净利润6.71亿元,同比增长66%。新网银行净利润3.69亿元,同比大幅扭亏为盈。而剩下两家银行尽管净利润均未过亿,但是净利润增速则十分惊人,其中,苏宁银行净利润增速177.88%,而中关村银行净利润增速则高达1312.24%。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董希淼认为,互联网银行借助大量的金融科技来进行风控、信贷审批等。这些银行主要依靠互联网的渠道,所以运营与成本较传统银行更轻:这些银行人员较少,但70%的人是IT人士,风控、风险管理的人与主流银行不同。反应敏捷,产品创新比较快,所以其客户体验很好。
“金融科技是未来银行业发展的关键变量,而事实证明,采用互联网模式的民营银行已经超过了其他民营银行和银行业的发展速度,科技手段用得比较好,初步找到未来发展之路。”董希淼认为,传统银行同样应该以科技的手段来创新服务,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不良率普遍偏低 但不能代表其真实资产质量
在高速的增长之下,各家银行的贷款余额、存款余额也出现了较高增长。在这5家银行中,贷款余额最多的是微众银行达1198.17亿元,同比增长151.16%;其次是网商银行,其贷款规模为904.99亿元,同比增长23.13%。
互联网银行授信的客户大多数均为普惠用户。微众银行行长李南青在年报中表示,截至2018年末,微众银行有效客户超过1亿人,覆盖全国各地;授信的个人客户中,四分之三为非白领从业者。同时,72%以上的个人借款客户单笔借款成本不足100元;授信的企业客户中,约三分之二属首次获得银行贷款。
值得注意的是,大举进军小微贷款的互联网银行,不良率却普遍处于银行业最低水平。根据已披露的不良率来看,新网银行不良率仅为0.39%;微众银行为0.51%;网商银行相对较高为1.3%,但也处于行业较低水平。
不过,互联网银行的不良率水平目前来看并不能完全代表其真实的资产质量:即使是成立最长时间的银行为微众银行,也仅有4年之久,还未经历完整的经济周期。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宏观分析师唐建伟认为,尽管目前这些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均处于银行业偏低的水平,这主要是因为这些银行还未经历完整的信贷周期,因此未来其资产质量是否还将持续向好,仍有待观察。 (全媒体记者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