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74%
在银行不断加大坏账处置力度并严控新增贷款风险的情况下,行业整体的资产质量“保卫战”取得不错成绩。据8月14日银监会发布的2017年二季度主要监管指标数据,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74%,为2016年四季度以来连续第三个季度平滑。
从坏账规模来看,仍有小幅上升。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64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563亿元;正常贷款余额92.2万亿元,其中正常类贷款余额88.8万亿元,关注类贷款余额3.4万亿元。
不过,银行风险抵补能力也在继续加强。二季度末,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余额为28983亿元,较上季末增加747亿元;拨备覆盖率177.2%,较上季末下降1.58个百分点,仍高于150%红线;贷款拨备率为3.09%,较上季末下降0.02个百分点。
资本充足率方面,商业银行(不含外国银行分行)加权平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64%,较上季末下降0.15个百分点;加权平均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12%,较上季末下降0.16个百分点;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为13.16%,较上季末下降0.11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银行业资产和负债规模稳步增长。二季度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外本外币资产总额为243.2万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大型商业银行资产总额91万亿元,占比37.4%,资产总额同比增长9.2%;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总额44万亿元,占比18.1%,资产总额同比增长8.9%。负债总额为224.9万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大型商业银行负债总额84.2万亿元,占比37.4%,负债总额同比增长9.2%;股份制商业银行负债总额41.1万亿元,占比18.3%,负债总额同比增长8.5%。
在防范资金“脱实向虚”的政策下,银行业也持续加强金融服务。2017年二季度,银行业继续加强对“三农”、小微企业、保障性安居工程等经济社会重点领域和民生工程的金融服务。(记者 崔启斌 程维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