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家A股上市银行公布年报或业绩快报 股份行分化加剧
年报披露季来临,首次扩容后A股25家上市银行的2016年成绩单即将揭晓。截至3月18日,记者统计发现,已有13家上市银行公布年报或业绩快报。其中11家公司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以及主营收入实现同比双增长,成长性最好净利润增长排前列的仍是城商行。而银行资产质量也出现曙光,延续改善态势。
“妖股”率先公布年报营收净利双降
A股的银行板块在2016年迎来8位“新选手”,增添了这次年报大戏的关注度。截至3月18日,已有13家银行公布了年报和业绩报告,完整公布年报的只有江阴银行和平安银行。公布业绩快报较为积极的是股份制银行以及城商行,目前尚未有国有大行发布年报和业绩快报。
与市场预期的一样,商业银行在2016年陷入了增长乏力的处境。
近期在资本市场疯狂吸金而被称为“妖股”的江阴银行,在业绩方面陷入了尴尬。江阴银行是首个公布2016年年报的银行,这也是江阴银行上市后的首份年报。然而,这也是目前A股公布2016年业绩快报及完整业绩报的银行中,唯一一家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双降的银行。
报告显示,2016年全年江阴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4.69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7.78亿元,分别同比下降了1.39%、4.49%。
从收入结构来看,2016年江阴银行投资收益同比2015年增长403.71%,对此公司方面表示主要系因资金业务发展需要,金融资产投资买卖业务大幅增长所致。
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区域性银行普遍面临严峻的资产质量问题。年报显示,该行不良贷款率连升3年,2016年、2015年、2014年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2.41%、2.17%和1.91%,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房地产业和批发零售业。
作为一家区域上市银行,江阴银行2016年9月2日登陆资本市场。作为一家次新股银行,江阴银行近期在二级市场频遭热炒,2月1日启动至今,涨幅已达91.42%
东莞证券银行分析师邓茂认为,银行板块已有六年未有新股上市,次新股标的仍然较为稀缺,市场炒作热情预计仍然较高。张家港行、江阴银行等走势独立,不同于银行板块一直以来的同涨同跌,原因主要是由市场特点决定,不能用基本面解释。
值得一提的是,被称为“涨到怀疑人生”的妖股张家港行的业绩也乏善可陈。张家港行发布的2016年业绩快报显示,该银行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89亿元,同比增长2.38%;实现营业收入24.29亿元,同比增长0.96%;
“银行次新股的次新股属性特征要强于银行股属性。次新股往往具有市值小、机构持仓少的特点,同时大股东处于限售期,卖出压力也小,交易活跃博弈性机会更大。”邓茂分析说。
平安净利增长四年来最低新班子亮相
第二家新鲜出炉的年报是平安银行,表现也出人意料。
3月16日晚,平安银行发布2016年度业绩。报告显示,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1077.15亿元,同比增长12.01%;实现净利润225.99亿元,同比增长3.36%。
这是2012年平安银行吸收合并深发展以来,净利润增长的最低水平,2013年、2014年平安银行的增长幅度分别是:13.64%、30.01%。而2015年净利润增速下滑至10.42%,2016年更是逐季增速不断放缓,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分别为8.12%、6.1%、5.52%,四季度更差,导致全年净利润增速降至了3.36%。
3月17日,平安银行在深圳召开业绩发布会,经历了去年底原董事长孙建一、原行长邵平双双离职的人士风波后,这是新组建的领导班子成员的首次亮相。“民生系”高管悉数退场,目前的高管团队均来自平安系和深发展。
伴随业绩滑落,平安银行2016年末不良贷款余额也在上升,从上年末的176.45亿上升至257.02亿,同比增长了45.66%;不良率则从上年末的1.45%升至1.74%,上升了0.29个百分点。
平安银行专门成立特殊资产事业部,通过专业化、集约化的清收与经营,提高清收效率与效益,化解资产质量风险。该部门由行助姚贵平挂帅。
对于不良的攀升,姚贵平回应指出,第一是平安银行不良率1.74%低于银行整体不良率1.82%;第二是逾期率和关注比例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就在降低。这两个先行指标标志着潜在风险在释放,呈现出向好的状态。
平安银行方面指出,2017年是平安银行战略转型的关键之年,将继续以“零售战略转型”为核心。
城商行业绩增速处前列股份行分化
虽然“敢为天下先”的表现令人大跌眼镜,但银行业的业绩差强人意。
从目前公布年报和业绩快报的银行来看,4家上市银行盈利增速都超过了两位数。其中宁波银行一马当先,2016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8.1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35%,盈利增长在目前公布业绩的A股上市银行中排首位。
贵阳银行2016年实现归属于该行股东的净利润36.78亿元,同比增长14.15%;江苏银行2016年实现归属于该行股东的净利润106.11亿元,同比增长11.73%;上海银行2016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3.12亿元,同比增长10.08%。盈利增长逾5%的银行还有吴江银行、招商银行、常熟银行和无锡银行。
目前来看,城商行整体增速依然处于行业第一梯队,股份制银行的净利润增速相对平缓。申万宏源预计,上市银行2016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3%,好于2015年的1.8%。其中,五大国有行净利润同比增长1.2%;股份制银行同比增长4.3%,城商行同比增长13.1%,板块的阶梯型增速秩序依旧。业绩增速处于上市银行前列的仍然是城商行子板块。
兴业证券也表示,上市银行整体利润增速将基本稳定于2.5%附近。大型银行继续保持小幅正增长,股份制银行分化加剧,城商行在所有子板块中仍具备最高的成长性,新上市农商行则普遍中速增长。
普益标准发布的研报指出,区域性银行有其自身特有的政策、客户和体制等三大优势。区域性银行的最大优势是地方财政,具有地方政府对其的政策倾斜优势。就客户优势而言,区域性银行可以依靠地缘认同,争取更高的顾客忠诚度,持续专注自己的特长,逐步培养忠诚的目标客户群。
资产质量好于预期压力改善持续
银行业绩的资产质量似乎初显曙光。从已发布业绩快报的银行来看,多家不良贷款率下降或持平。快报数据显示,贵阳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42%,较上年末下降0.06个百分点;常熟银行年末不良率为1.40%,同比下降0.03个百分点;江苏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43%,与2015年末持平。宁波银行2016年末不良贷款率0.91%,与前三季度保持同一水平,同比2015年末下降0.01%。
这与银监会最新公布的数据趋势一致:截至2016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5123亿元,较上季末增加183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74%,比上季末下降0.02个百分点。
平安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励雅敏指出,预计2017年行业资产质量压力的改善将会持续,不良生成率将在2016年基础上小幅下行。
中国银行业协会最新发布的《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6)》显示,大部分银行家都认为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比率尚未触及顶点,在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大背景下,银行不良率仍有上升可能,未来几年内银行业仍面临较大压力,特别是东北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的不良贷款压力较大。
国金证券分析师刘志平分析认为,“1月中旬开始,上市银行陆续公布的业绩快报整体上没有低于预期,资产质量略好于市场预期,延续改善态势。另一方面,1月底银监会公布的商业银行不良数据也好于市场预期,对估值形成支撑。”
A股上市银行业绩一览
证券简称净利润净利润同比增长营业收入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亿元)(%)(亿元)(%)
宁波银行78.10 19.35 234.01 19.91
贵阳银行36.78 14.15 101.23 31.38
江苏银行106.11 11.73313.59 11.81
上海银行143.12 10.08 347.29 4.73
吴江银行6.52 7.95 23.04 -2.70
招商银行620.81 7.60 2,090.25 3.75
常熟银行10.30 6.63 44.46 27.32
无锡银行8.83 5.97 25.23 5.27
浦发银行530.99 4.93 1,607.92 9.72
平安银行225.99 3.36 1,077.15 12.01
张家港行6.89 2.38 24.29 0.96
中信银行416.26 1.14 1,537.685.95
江阴银行7.78 -4.4924.69 -1.39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