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银行等17家机构受罚 银监会掀开强监管强问责大幕

投资快报   2017-04-11 18:49

 

  ­票据违规操作、变相“输血”楼市、巧立名目地收费、不良腾挪至表外……近年来,不少银行在这些业务上打政策的擦边球,埋下隐患。不过,2017年一季度,银监会系统作出行政处罚485件,处罚责任人员197名,罚没金额合计1.9亿元,罚没的总金额达到去年全年的七成。银监会主席助理兼办公厅主任杨家才在4月7日银监会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17年将是“强监管、强问责”的一年。

  ­在4月7日当天,银监会还下发《关于提升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要求银行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重点开展十大工作,保业务规范性和透明度,杜绝违法违规行为和市场乱象,切实查纠参与方过多、结构复杂、链条过长、导致资金脱实向虚的交易业务,确保金融资源流向实体经济等。银监会表示,今年还要专门开展“三套利”的专项整治,包括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和关联套利,大力整治“四不当”行为,包括不当展业、不当交易、不当激励和不当收费。

  ­信达资产、恒丰、华夏行等

  ­银监会一天批量处罚17家机构

  ­一个月前,银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履新后的首次发布会上说道,要把“坚决治理各种金融乱象”列为重点工作之一。“敢于亮剑、敢于碰硬,勇于‘揭盖子’、‘打板子’,坚持严罚重处,始终保持整治金融乱象高压态势,”银监会法规部主任刘福寿在前述新闻发布会上称。重拳出击查处了一批违法违规案件。今年以来银监会加大了处罚力度。2017年一季度,银监会系统作出行政处罚485件,罚没金额合计1.9亿元。处罚责任人员197名,其中,取消19人的高管任职资格,禁止11人从事银行业工作。

  ­在新闻发布会上,银监会还点名相关违规金融机构。2017年3月29日,银监会机关针对票据违规操作、掩盖不良、规避监管、乱收费用、滥用通道、违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等市场乱象,作出了25件行政处罚决定,罚款金额合计4290万元。此次处罚,共惩处了17家银行业机构,包括信达资产、平安银行、恒丰银行、华夏银行以及作为信达资产交易对手的招行、民生银行、交行等机构。同时,对8名责任人员分别给予警告和罚款,其中含2名机构高管。

  ­值得注意的是,刘福寿还称,“目前,又一批违法违规行为已经立案,正处于行政处罚调查审理程序中。”

  ­对擦边球行为“开刀”

  ­江苏银行违规放贷遭罚478万

  ­银监会披露的这几种乱象,也是近年来商业银行频频见诸报端的几大问题。例如票据违规操作,去年先后被卷入票据风险事件的银行数量上升,从国有银行、股份银行到城商行无一幸免。银行自身的风控漏洞成为票据风险滋生的温床。曾曝出票据案的一家股份制银行人士对记者透露,该行以前核查票据多是走形式、报报表,不会真正落实核查。

  ­变相为楼市“输血”,是银行频吃罚单的另一个原因。去年四季度以来,楼市迎来新一轮调控政策,监管对资金违规流入楼市的查处力度也同步升级,因此挨了“板子”的银行数量更远远超过在票据业务上“踩雷”的银行数量。其中,今年1月,上海银监局对江苏银行上海分行开出了近478万元的巨额罚单,原因是该行给房地产公司违规融资用于支付土地出让金。

  ­相比银行直接给客户放出的贷款,银行与一些第三方金融机构间的灰色交易链,违规输送着更多的资金进入楼市。3月底,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家金融外包机构仍在顶风作案,为客户的房屋首付提供动辄百万元的贷款,这些资金全部来自于银行。该机构人士颇为自信地介绍:“我们有渠道,每个月可以从银行获得至少1亿元的贷款。客户自己去银行借贷,银行可能不会做,我们认识的都是内部人员,主管、经理级的,而且每个月从银行贷那么多钱出来,材料递过去,银行有的看,有的就不看了。”

  ­此外,业内人士介绍,银行惯用的一种做法,就是将事实已经发生的逾期贷款纳入到关注类贷款;或是将已经产生的不良资产通过信托等通道出表,再对这类资产回购;再或者用“击鼓传花”式的放贷手法将不良资产转移。

  ­限令半年银行自查自纠

  ­建立从业人员黑名单和灰名单

  ­治理市场乱象,遏制监管套利是银监会今年的工作重点之一。银监会提出集中半年时间,在银行业集中精力进行银行业市场乱象的专项整治活动。银监会现场检查局巡视员(主持工作)王朝弟表示,银行业市场乱象的突出问题可归纳为十个方面,具体包括股权对外投资,机构及高管的管理,内部规章制度的建设,业务、产品、人员等管理当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以及行业存在的风险,内外勾结的违法违规时间,银行涉非法经营活动的事项,包括监管者在监管过程当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整治的重点还是以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回归本源、服务实体、防范风险为目标,以法律法规为准绳,排查整治本机构、本单位、本地区存在的突出问题。”王朝弟称。具体的治理安排,银监会则以金融机构排查为主,要求金融机构将排查出来的本机构、本单位的问题要列出问题清单,建立档案,进行自查自纠。

  ­在强问责方面,杨家才在新闻发布会上还详细介绍了银监会相关问责制度。例如,坚持“一案三问”,发生案件的,坚决问责经办人、相关知情人和机构负责人。“一险三问”,造成风险的,严格惩处业务发起人、业务审批人和机构负责人。“一损三问”,一经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要问责销售人、核准人和机构负责人。同时,银监会还推动建立银行从业人员“黑名单”和“灰名单”,对于严重违规违纪、被机构开除的责任人员,一律列入黑名单,实施行业禁入,防止高管带病流动、提拔。对于“灰名单”则是有违规违纪的行为但是从轻处理的从业人员。

  ­(原标题:华夏银行等17家机构受罚 银监会掀开强监管强问责大幕)

相关新闻
频道推荐
  • 三亚市委原常委、秘书长黄兴武严重违纪违法
  • 中国女排2025世联赛赛程直播时间表最新 24
  • 湖南27名学子提前锁定清北 附2025年湖南保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